2013-03-04来源:点击量:462
开区间工资,如今已成为企业吸引求职者的手段之一。面试遭遇工资剪刀差该如何甄别?
销售公司招聘官自爆“内幕” 能拿到封顶工资的不到10%
记者观察发现,相比不少制造企业“保底月薪2000元”、“综合收入不低于3000元”的保守做法,销售企业似乎要大胆得多。只是多数时候,区间工资的封顶收入只是“看上去很美”。
85后山西男孩刘琦,2010年大专毕业后进入汉口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上班,当时企业开出的工资是1200-5000元,1200元是无责任底薪。因为在武汉缺少人脉,加上性格偏内向,工作半年后,刘琦的收入始终没见涨,“我当时最高也没超过2000元,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也只有个别偶尔才拿到4000多,我们都觉得被公司忽悠了,好几个同事一起辞职。”
销售行业的薪资待遇到底如何?武昌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康先生透露:“区间工资是为了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的手段,忽悠人的成分比较大。”
康先生“自爆”,自己公司招聘销售专员时,招聘简章上通常会写“2000-10000元”,实际上,20个人中能拿到8000-10000元的最多一两个,5000-8000元的也只有两三个,多数人只能拿到两三千元。
区间工资最高跨度1.7万元 求职者直呼“不靠谱”
记者近期逛市区多场招聘会发现,用区间工资吸引求职者,已成为企业的惯用手法。
2日,在纳杰人才市场,超七成企业的招聘简章上写的都是区间工资。工资“剪刀差”集中在一两千元的居多,但也有少数企业高得吓人,一家电话销售公司开出3000-20000元的区间工资,上下差距高达1.7万元。
“这一看就不靠谱,估计多数人能拿到三五千就不错了!”看着这家企业的招聘简章,湖北大学应届毕业生李丽满脸疑惑。和她一起前来的几名同学,也都认为这只是企业吸引求职者眼球的“夸张”做法。面对质疑,招聘官李小姐则不以为然:“业绩越高拿的当然越多,你业绩不可能总垫底吧?一个去年才进入我们公司的80后小伙子,一年不到就买了20多万的车子!”
记者现场随机采访30名求职者发现,多数人认为企业开区间工资无可厚非,不过跨度不应该过高,其中20人认为区间工资“剪刀差”在2000以内比较靠谱,当然也有10名受访者认为,“剪刀差”大说明企业考核制度灵活,挑战性强,拿高薪的概率也越高。
遇到区间工资“剪刀差”较大的企业时,应注意甄别:首先要了解企业和产品所处的行业地位、市场前景等,而不是一味被招聘官牵着鼻子走;其次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销售行业最好是个性开朗、交际能力强者;第三,可多方打听,了解企业的实际薪酬,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