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来源:本站原创点击量:2861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2016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双随机”原则,组织由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组成14个督导组,对29个省份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成效、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和公开公示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
督导发现,全面改薄工作启动实施以来,中央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78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300多亿元,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进展。各地积极主动作为,精准改善办学条件,以工程为依托推动薄弱学校改造的整体功能提升,成效明显。一是基本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23亿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1.12亿平方米,购置学生课桌椅2284万套、图书3.38亿册,实现了五年规划时间过半,学生自带桌椅、D级危房上课等现象在绝大部分地区已消除。二是学校生活设施全面改善,全国购置生活设施设备1157万台件套,有力改善了农村学生住宿、用餐、饮水、洗浴条件。三是城区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有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17.3万个,比2013年减少3.57万个,减幅17%。四是教学点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全国共投入146.6亿元,建设教学点校园校舍756万平方米,购置了价值25.5亿元的设施设备。五是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比例达到87%,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达到82%,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1.56台,比2013年增加2.31台,增长25%。六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2016年中央投入21.5亿元,实施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教师约160万人次,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年来,各地从最困难的地区和条件最差的学校做起,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大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有力夯实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824个县级单位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7省份整体通过,为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网络测评显示,全国师生对全面改薄工作综合满意度为79%,社会满意度较高,广大师生对教室、食堂和图书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改善学校厕所条件及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等还有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