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量:3464
原标题:新增海归人数持续增长 民营企业成吸纳就业主要载体
中新网8月14日电 8月12日,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企负责人、创业者、专家学者等700余位各界海归精英,共同就新经济形势下的海归创新创业等话题展开对话探讨。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主持论坛
会上,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该报告重点反映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留学前后情况的变化、回国发展的现状、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并对比了近年来的跟踪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方式日臻多样化,与人才发展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16年(765万)增加30万人。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海归群体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私营/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
报告数据显示:出生于北京的海归居多,北京、上海、广州为出国前主要所在地,超过半数的海归出国时学历为本科。在国外获得最高学历学位多数为硕士研究生,主修专业以商科居首,留学国家以英美为主。46.3%的海归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超过半数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晋升。
同时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半数以上海归认为5年内可收回留学经济成本,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海归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海归中独生子女已占七成 回国主因是与家人团聚
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发展的原因主要为方便与家人团聚以及受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分别占比70.6%和63%。这与调查样本中70%以上的海归是独生子女不无关系。此外,国内经济增长、政治稳定、饮食文化、国外经济形势不利、国内生活丰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过25%,但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而归国的海归仅占8.8%。
回国之后,50.5%的海归能顺利融入国内生活与工作,认为虽有困难,但能逐渐克服占比44.7%。此外,4.8%的海归表示回国后始终无法完全融入。与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结果(“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相比,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
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 近六成企业尚未开始盈利
调查显示,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24.3%)、上海(8.1%)、成都(6.6%)、广州(5.9%)、武汉(4.4%),这五所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基本特征。其中,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集聚,对海归的吸引力较大。
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首先,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五类原因认同度超过三分之一。其次为产业基础、配套设置和人才政策。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海归的创业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个人存款、亲朋借款、银行贷款位居前三名,分别占66.9%、38.2%、17.6%。受企业所在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海归创业企业的盈利周期差异较大。目前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占比59.6%。1-3年内盈利的占比27.9%,3-5年盈利的占比5.2%,5-10年盈利的占比4.4%,10年以上盈利的占比2.9%。
值得注意的是,受调查海归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和平台对于其创业发展的帮助尚不明显。11.8%的海归认为帮助非常大,15.4%的海归认为帮助较大,合计不足三分之一,支持创业的平台与创业海归的对接服务有待加强。
据了解,报告发布方全球化智库(CCG)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海归研究,曾出版《海归中国》《创业中国――海归精英50人》《缤纷海归》《当代中国海归》《百年海归创新中国》《海归者说》等有影响力的著作,并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多项评价中,均位列中国社会智库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