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来源:世界经理人点击量:2186
救急不救穷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100块钱,对穷户的价值大,仍是有钱人的价值大?
传统的答复是对穷户的价值大,由于穷户资产少,所以相同是100元的增量,穷户添加的份额更高。
这既是传统道德的柱石,也是现代税收的理论依据。
今天我要请我们多想一步,穷户和有钱人拿到钱,分别会干什么呢?
穷户要么消费,要么存银行,顶多就是买个年化4个点的余额宝;而有钱人拿到钱,一般会拿来出资。
别急着骂我。并不是说穷户笨,不明白出资,而是由于出资一般要其他要素合作,比如商业信息、人脉联络、展开思维,有钱人永久占有优势。
穷户为什么会更穷,有钱人为什么会更富?原因有许多,视界圈子、阶层固化,教育资源,等等,但在我国这个不缺机遇的当地,必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钱在两种人手中的增值速度不同。
从这个角度讲,100元的边缘效益,有钱人比穷户更高。
这儿我说了一个“边缘效益”的概念,“边缘效益”是指“每新投入一份资源,而新获得的收益”。
而常规思维以为的“100元对穷户的价值高于有钱人”,用的是“总量思维”,它考虑的是“新获得的利益,占已具有东西的份额”。
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总量”思考问题,效果就是有钱人现已具有的太多,所以要“劫富济贫”,有必要给有钱人加税,这个社会才华更公平。
但受过经济学思维练习的人,都习气用“边缘”思考问题。结论就是:我才不关心有钱人现已具有了多少,只需他们的功率更高,我就甘心把钱花在他们身上,所以要给有钱人减税,社会经济才华展开得更快。
“边缘思维”是一种“增量”思维,它考虑的是机遇;“总量思维”是一种“存量”思维,它考虑的是实践。
把100元给穷户而不是有钱人,只需一种情况下才契合“边缘效益最大化”原则,就是这个人“穷得现已活不下去了”。这就是我国的那句古话——“救急不救穷”,表面上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实是干事的功率,翻译成今天的经济学观念:
把资源配套到功率最高的当地。
“边缘思维”未必正确,人们甘心一起穷,也不喜欢不公平的社会。但尝试用“边缘”思考问题,你会得到一些老问题的新角度,比如下面这个问题:
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功率高,另一种功率低,请问这两种人谁更应该加班?
巧者劳,智者忧
有人这样描绘加班的心境:清晨一点半,我麻痹地关上电脑,脱着疲倦地身子准备回家。助理们早就下班了,唯有总监的办公室,灯还亮着,老板还在跟他开会讨论……
其实加班这件事,最能体现“比你牛逼的人,比你还勤勉”,一般管理层加班的时间要超越一般员工,到了CEO这个等级,作业和日子的边界现已很含糊了。
勉励文总喜欢把现象简略地变成观念来给读者“打鸡血”:为什么人家比你牛逼?由于他们比你还勤勉。
但在我看来,这个因果联络颠倒了,其实实在的逻辑是——由于他们比你牛逼,所以他们比你还勤勉。比如说——
健身房里天天来报导的,都是身段好的;
校园里效果中下的同学,许多都是尝试过极力,但看不到效果而爽性抛弃了。
我们一般以为,功率低的人才要加班,其实功率越高的人,越喜欢加班,道理很简略,正由于作业功率高,所以把时间用在作业上更划算。
人的终身是时间短的,把时间投入到最有功率的当地,才是成长的捷径。那些优秀员工的效果是你的两倍,是由于一天只需24个小时,要不然,哼哼……
庄子早年曰过:“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周游”。精干的人就让他多干,聪明的人,就让他多想,普通的人,就让他一边玩儿去。
我估计许多人读到这儿方案开骂了,不是说“熟能生巧”吗?功率低还不比他人多加班,等着被老板卷铺盖吗?
当然不是,结束作业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怎样加班”。
扫除审计、广告、法则、医生等等“加班等于正常作业”的作业,你首要更要搞清楚:你是由于功率不高而不得不加班呢?仍是由于功率太高,作业承当得太多而加班呢?
假设是前者,你考虑的应该是怎样加班,才华前进“边缘效益”;假设是后者,你也要处理一个重要的问题——正本功率很高,可越加班,“边缘效益”反而越低的情况。
这就是经济学中重要的课题——“边缘效益递加”和“边缘效益递减”。
不比时间比资源
“边缘效益递减”是指你的每一份新增投入,带来的报答会越来越少。
举个比如,一个肚子很饿的人,吃第一个馒头最香,成效最大,第二、第三个就只是果腹的功用,成效初步减少,假设吃终究一个馒头时现已饱了,只是不想糟蹋,那成效就降到了零。
“边缘效益递减”是经济学最底子的现象之一,出产性企业资源投入到必定程度,一般都会出现这个现象。
反之就是“边缘效益递加”,这个现象在“学习”中很常见,由于学习中的练习一初步往往效果不大,可堆集到必定的临界值,就会加速发作效果。
比如品酒,一初步,你感受到的只需酒精的影响,好酒坏酒滋味简直没差异,这个阶段每次学习的“边缘效益”都是非常低的;但经过许多的喝酒之后,你的舌头初步习气酒精的影响,你的味蕾逐步能体会到酒的各种杂乱的滋味,每次学习品酒都会有新发现,此时的学习,就进入“边缘效益递加”的阶段。
所以加班功率低不是问题,能不能让自己加班时间投入的“边缘效益递加”,才是中心。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华出现“边缘效益递加”呢?我们仍是来看一看,最典型的“边缘效益递加”现象——通讯网络。
我们当年用微信,一初步就是猎奇,摇一摇,或许有老友聘请,后来上面沉积了越来越多的联络后,才离不开它。
对于腾讯而言,微信一初步的推广投入仍是很大的,但跟着用的人越多,由于服务器一类的固定投入是不会变的,就会现边缘本钱(每新增一个用户的所花费的本钱)递减,则“边缘效益递加”。
但“边缘效益递加”不可能无止境的持续下去,在腾讯前期推广QQ时,遇到最大的问题不是流量太贵,而是买不起服务器,导致QQ常常掉线,用户体会很差。
这就是“边缘效益递加”的条件——固定投入未丰满。其时的QQ服务器仅能支撑一千多万用户,那么,一千万用户之前才会出现“边缘效益递加”,之后反而会出现“边缘效益递减”的现象。
想要持续“边缘效益递加”,仅有的方法就是买服务器,这就是小马哥前期没钱时,最头疼的事。
从这个比如我们不难发现,“边缘效益递加”和“边缘效益递减”只是同一个经济现象在不同的资源投入期的不同反应:
假定出产某一个产品需求A、B两种资源要素时,A为厂房、设备、技能等“一次性固定投入”,B为质料、人力等“持续性可变投入”。
假设最佳产能的要素组合是投入100个A和100个B出产出100个产品,那么,在100个A投下去后,B的投入在从0到100的进程,归于“边缘效益递加”期,但B在100之后,持续投入的话,就进入“边缘效益递减”期。(这个说明其实不太慎重,但慎重的表述要用到数学公式,我们就随意听听吧。)
前面说过的100元钱的“边缘效益”,穷户比起有钱人来说,缺少固定资源要素A(商业信息、人脉联络、展开思维)的投入,所以更有可能早早出现“边缘效益递减”。
在作业中,资源要素A,相当于你之前在专业、思维、知识面等方面的教育投入,而资源要素B,相当于你的作业时间、专心程度等,需求持续投入的东西。
想要让加班出现“边缘效益递加”,明面上比的是加班时间,实践比的是加班之外的资源要素A的临界值。
用要素B提高要素A
我亲戚家一个孩子,大学学的是材料力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一线车间,伙伴大部分是职校生,但起薪底子差不多。并且由于专业不是完全对口,他一初步反而被师傅骂“没用的大学生”。
他也很郁闷:莫非老子这几年的大学都白学了?
三年后,他的伙伴们纷繁成为高级技师,月薪从3000涨到6000,而他成为工艺工程师,月薪12000。
这三年,我们投入的“可变要素”B都是差不多的,相同要记载数据、写分析陈述、相同要卖苦力跑腿,相同要挨老师傅的训。
不同的是资源要素A,这是学习时堆集的根底知识、思维方法、微观的作业视角、还有作业人脉资源,这些东西就像一家工厂的厂房、机器设备、知识技能等等,要一次性先行巨额投入,还不能独立发作效益。
可一旦进入作业阶段,固定要素A的效果就发挥出来了,大部分职校生伙伴的A起点很低,很快就与B的投入达到了平衡水平,尔后B的持续投入,就进入了“边缘效益递减”情况,就是薪水涨不上去。
而他四年的大学专业学习让A的起点很高,在B持续投入三年后, 才华与A达到平衡,这三年里,他一向处于“边缘效益递加”的阶段,从一线操作人员升级到工程师,薪水很快就涨上去了。
人的作业生涯就是一个从“边缘效益递加”到“边缘效益不变”,再到“边缘效益递减”的进程,而拐点往往取决于一些需求提早许多投入的、你看不见的要素A。
作业展开中的固定要素A并不完全不变,特别是知识和思维,跟着B的投入,A也会渐渐添加,使“边缘效益递加”到“边缘效益递减”的拐点出现得更晚。
前面说的加班,就是加大要素B(时间)的投入,但低功率的原因其实是要素A的水平不高。
所以加班最重要的,不在于B(时间)的长短,也不在于结束使命,而在于补偿要素A的堆集,把专业知识变成事务技能,并具有自己的方法论……
“边缘效益递加”就是逆流而上
作业展开中的固定要素A并非只是指思维和知识。任何一种固定不变或添加缓慢的资源要素,都会成为A。
比如金融作业,汇聚了许多专业精英人才,学习才干都很强,大部分底层员工的要素A都不是“思维和知识”才干——换句话说,他们的作业展开中,都有一层低于他的才干的“玻璃天花板”。
这个“玻璃天花板”就是他们具有的社会资源和所在的社会阶层,这才是金融作业实在的要素A,一旦公司榨完了他的所具有的要素A,他就必定进入“边缘效益递减”的情况——除非他能扩展社会资源或进入金融作业少数几个比拼专业才干的职位上。
所以,“边缘效益递减”其实是人生的正常情况,而“边缘效益递加”归于逆流而上,需求经过一番极力才行。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把极力的点放在可变要素B上,都会出现“越极力,越绝望”的效果,这就叫“你只是看上去很极力”。
职场中还有一种典型的现象叫“作业倦怠”,这其实也是一种“边缘效益递减”,只是它的“边缘效益”触及怎样点评幸福感,因此更杂乱。假设我们不觉得这个主题太艰深,我会把“职场上的边缘效益递减”的下半部分也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