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来源:中国培训网点击量:1637
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准备得很充分,甚至设置想好了谈话的场景乃至脚本,但当我们一开口说话时候,却总是支支吾吾,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影响,这就严重影响了谈话的效果。殊不知,如果要说服他人,我们要展现给对方的是专业与自信,分享一个三要三不要的法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用数据说话。数据是最客观、直观的事实依据,它会更好的展现出你的产品或者你的项目方案的客观真实情况,会让人觉得有理有据;而用形容词、虚词来评价工作,会让人觉得谈话人对工作“熟悉不够,描述来凑”。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我们在回报工作、演讲甚至向领导提出加薪愿望时,谈话人通过翔实又客观的情况分析、成果汇报等更能展现自己的价值,这比谈个人主观感受更难打动听众。
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反复做总结。很多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容易走神,有份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维持高度集中的状态仅为半小时左右。因此,谈话人如果不注意及时地总结和强调重点内容,听众就会开始走神。建议在谈话结束前,抽出1~2分钟总结重点,加深听众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效果。
尽可能避免口头语。很多人喜欢用“嗯”“那个”“就是说”等口头语来转换话题,这样可以对不熟悉的内容做出反应或拖延时间。事实上口头语既影响了听众的注意力,还会给人留下不自信、不聪明的印象,应尽量避免使用。
避免以解释的方式对阐述话题做出补充说明。我们在论述一些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进行适当的补充,用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但解释越多、信息量越大,就给听众越多的思考时间,也就增加自己被反驳或被拒绝的几率。此外,过多的解释,也是谈话人不自信的表现。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主导谈话的方向,会让听众觉得你思路清晰、准备充足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