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量:1475
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不仅要重视毕业生签约率,更要重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的长期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今年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得到一项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就业促进计划的帮助,这也是实施该项促进计划的第一年。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到财政、税收、金融、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到首次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无不是为了应对今年以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以及所谓“史上最难”的形势。
早在4月末就有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而我们在追踪采访北京、上海部分高校时发现,4月末的数据尚不足以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由于落户指标的缘故,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高峰一般在5月至6月。此外,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目标心理预期的调整也需要一个过程,其时往往不是无约可签。7月初,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包含就业、出国、读研等数据在内的签约率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高校毕业生签约率的关注,促使学子们适度紧张,以利把握好就业机会。同时,这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高度关切。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三重压力”。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在今年变得更难,除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外,一些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积极因素发挥了作用。
首先是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量已经明显下降。2013年新增毕业生数量不到20万人,较去年仅增长2.8%,而这一数字2006年曾高达24%,从增速看,今年实际上是“历史新低”。可见新增毕业生数量的影响比供给总量更明显,供给因素并没有明显加剧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其次是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经济结构正在得到优化。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就业需求,但是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速高达8.3%,比第二产业高出0.7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更高,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经济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关系着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经济转型。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不仅要重视毕业生签约率或就业率,更要重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的长期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
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不仅要重视毕业生签约率,更要重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的长期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今年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得到一项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就业促进计划的帮助,这也是实施该项促进计划的第一年。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到财政、税收、金融、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到首次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无不是为了应对今年以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以及所谓“史上最难”的形势。
早在4月末就有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而我们在追踪采访北京、上海部分高校时发现,4月末的数据尚不足以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由于落户指标的缘故,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高峰一般在5月至6月。此外,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目标心理预期的调整也需要一个过程,其时往往不是无约可签。7月初,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包含就业、出国、读研等数据在内的签约率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高校毕业生签约率的关注,促使学子们适度紧张,以利把握好就业机会。同时,这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高度关切。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三重压力”。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在今年变得更难,除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外,一些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积极因素发挥了作用。
首先是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量已经明显下降。2013年新增毕业生数量不到20万人,较去年仅增长2.8%,而这一数字2006年曾高达24%,从增速看,今年实际上是“历史新低”。可见新增毕业生数量的影响比供给总量更明显,供给因素并没有明显加剧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其次是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经济结构正在得到优化。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就业需求,但是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速高达8.3%,比第二产业高出0.7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更高,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经济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关系着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经济转型。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不仅要重视毕业生签约率或就业率,更要重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的长期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