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5来源:转载点击量:5210
热爱是未来职业规划的唯一标准(不热爱算不上职业规划),热爱就不会累不会烦。很多同学常常问:我是学a专业的,想做b工作,我该怎么办?答案就是:热情。你先问自己对什么有兴趣,然后再去做吧。
一般来说,企业比较乐意接收专业对口的人才。然而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在逐步淡化。从企业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对专业的限制也在逐步淡化,一些跨国公司的人事经理们甚至认为,除了一些专业技术类岗位,如IT研发、通信、生物制药、化工、建筑等,一般岗位直接运用专业知识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即使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4年中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必须经过专业的岗
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对公司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专业对口只意味着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工作,无论对谁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第一节:兴趣PK专业:谁才是武林高手?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脚踏实地是对的,两眼看路也是对的,但是你不能总看着路,所以有一定的职业目标才是关键。
你或许看到过这则消息:美国一个家庭青睐一位擦玻璃的人,这个人竟是一位心理学硕士!他一个人办了一家公司,即当老板又当工人。一个心理学硕士却去开清洁公司,在美国有,类似案例在今天的中国也不鲜见。《职来职往》的舞台上常常出现很多求职者求得的工作与他们所学专业并不对口。专业与职业的矛盾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被激化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周围,又有多少人陷于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的困惑之中呢?
求职故事再现
案例:世界属于有心人——从希尔顿到普华永道的跨越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董雷23岁,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英语专业。当初草原上来了一群外国游客,还在读高中的董雷和他们混熟了之后,就和他们一起“混”到了北京。现在任职于希尔顿酒店客户关系经理的董雷为了谋求发展,发挥英语特长,想找到一份和外贸相关的总经理助理职位。
江森海老师提问说:“你的英文应该倍儿棒,我希望你用商务一点的英语向郑妈妈介绍,你为什么要做外贸经理助理?”董雷的英语表达非常流利,郑艳对他的评价是虽然有点不够商业,语气过于随意,但是依然表示了认可。
董雷介绍自己在酒店担任客户关系经理间非常细心。有一位客人对枕头的要求很高,换了好几种都不满意。经过上网搜寻之后,董雷买了一个荞麦皮的枕头,在客人下次入驻的时候送给他,他非常高兴。即使已经打算离开这个单位,他的现任主管也对他的为人和工作赞不绝口,提供VCR拍摄现场地的同时,还对他表示了挽留。
申晨老师点评说:“你很细心,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优点,我的领导跟我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你有这个优点,下一份工作一定会成功。”
普华永道的刘节当场肯定说:“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我们有一个税务助理的职位,你可以来我这里。”董雷最终选择了普华永道。
可圈可点
兴趣打底专业作陪,梦想才能成功跨越。不管是高中时短时间内和老外游客打成一片,还是在酒店做客户关系经理时为顾客的枕头想尽办法,这些小故事都成功地吸引了达人们和未来雇主的眼球。虽然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并不是特别有利,但董雷的求职故事有点有面,给达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决定成败,事实胜于雄辩。就像雷明老师说的那样:能跟家门口路过的老外混熟,作为人脉拓展,这个经理助理用得;为找一个枕头费那么大劲,作为他的上司,他管多大用先不说,但起码老板会很舒服。
人走茶不凉,离开后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董雷的另一个醒目之处就是他的前雇主对于他的高调评价。职场上要有铁打的神经,但职场也有职场的情义。这些和专业无关,和职业经历也无关,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职场工人的道德规范。站好最后一班岗留个美好的背影……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回报也许就在你孜孜以求那张offer的人生关键时刻。
案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可怕,做陪同翻译不简单
22岁的四川姑娘徐莹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但她称自己非常爱好英语,大二时曾被推荐到第24届国际大学生冬运会做兴奋剂检察官,负责联系国际运动员。也由于这段经历,她想应聘陪同翻译。底薪要求5000元。
郑艳老师测评说:“那我说个句子你来现场翻译一下
There are known known,there are known unknown,and there are unkown unknown。”
徐莹思考之后说:“我想应该是没有人都知道这些事情,也没有人都不知道。其实我觉得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郑艳说:“这句话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官说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知道,有些事情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可怕的是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认为你还不具备一个陪同翻译应该有的素质.”
郑艳接着说:“我再考你一个情景技巧问题。假如你在陪同领导做翻译,在饭桌上大家都开始吃饭了,没什么人讲话。你刚往嘴里放了一块肉,领导就开始说话了,这时你怎么办?”
徐莹回答:“我会立即吐到餐巾纸上,然后继续翻译。”
郑艳说:“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正常回答,但是我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我根本就不会和他们同时吃饭’,餐桌前肯定会有陪同翻译一个个座位,但是陪同翻译的盘子却永远是空的。专业陪同翻译应该在饭前吃一点东西或餐后用餐,我认为你目前还没有准备好。”
点中你的致命伤
有些职位不能只靠兴趣。非常热爱英语,也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都不代表就具备做陪同翻译的能力。陪同翻译的现场反应能力和高度的专业要求,注定了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和半路出家的语言能力去平趟。如果想做这个行业的高端职位,除了专业修为和经验积累,还酉充分掌握这个行业的核心知识与外围信息。
所求职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都不具备。专业技能的缺失是知识掌握问题,情景测试的漏洞是知识面的问题,不了解陪同翻译需要具备的知识之外的基本素质,也是求职大忌。
面试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职场高手,绝非浪得虚名。作为应聘者,应该珍惜与高手过招的机会。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对方,既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表达了应聘者的诚恳和虚心,也是收集反馈信息调整下一步应对策略的好办法。关键时刻几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职场之路拐个弯也不是没可能。短的是面试,长的是人生。一场面试只是人生路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逗点,一时成败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要不虚此行。
达人支招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三个业:一个是行业,一个是职业,一个是企业。如何在把握好自己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面对苦读多年的专业,要不要在一夕之间全部抛弃?值不值得?是一道选择题,感觉总是含有冒险赌一把的成分在里面。矛盾在于你前期投入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太大了。单凭“兴趣”两字就选择一份与专业完全不符的工作,风险太高。
某些专业需要资格和强有力的知识支撑,你能达到吗?比如:企业管理专业想做律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想做金融分析。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考研或者考证的方式解决。律师、财会(kuai)等都需要知识与时间的积累,还要有专业资质与就业资格的获取,你具备耐心和精力达成这一目标吗?如果你没有养家的负担,则可以“背水一战”,但是面对竞争加剧、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先找一个单位就业才是最为务实的做法。
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只想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专业绝不能忍受,可以换。有一种感觉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当厌恶到极点的时候,连看上一眼的欲望都没有,还怎么谈到“喜爱”呢?与其面对让你痛苦不堪的专业与工作,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只有喜欢,才能投入热情,才有可能做好。
求知解惑,寻求相交点。对于任何求职者来说,都没有绝对的专业对口
任何专业出身的人,只要学会寻找相交点,根据人生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来构造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打开职业选择面,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科研型专业→沉下心不要急。科研型专业的人在求职过程中,千万不要着急。相较于一些热门专业来说,这种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周期可能会较长,但是不要着急,沉下心来慢慢找。此类求职者最忌耐不住性子,看见别人都定了,自己容易急急忙忙地草率做决定。同时,应该注意和师兄师姐多沟通,了解他们工作的行业,必要时将其锁定为重点突破的目标。平时也可以经常查阅一些本专业的网站,可能会找到有用的信息。
冷门专业→寻找专业与行业的相交点。专业就业情况不是很好的毕业生,建议试着去寻找与其他行业的相交点。比如中文、历史等专业的求职者试试出版社的工作,其实在很多行业中都有需要历史人才的地方,关键是你有没有去挖掘。再比如哲学专业,“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就会发现,哲学和心理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建议,哲学专业从身的人亦可以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
““我似乎走偏了”→用阶段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放弃原专业工作几年之后发现自己的定位不对,想重新回到专业领域时,不如看看行业内部细分里适合自己的岗位,比如计算机等专业的人从事了非IT行业,工作几年想重新回到该领域,那么可以选择IT专业管理人员这个职位发展更适合。
在校学生→用实践经历弥补不足。对于在大学阶段就已明确自己兴趣所在的求职者来说,转行相对容易些。可通过旁听课程、寻找公司实习等,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找工作的时候,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面试官更看重时间,而不是书本知识。在校学习期间就尽早弥补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毕业时如果想转行则会顺当许多。
抛弃专业另觅新欢到底值不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