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3来源:转载:中国青年报点击量:4819
“看看外面的世界,至少将来不后悔”
一条狭长的胡同,两侧散布着一些垃圾池,暗蓝色的污水从缝隙中慢慢溢出来,苍蝇在旁边乱窜着。抬头一看,密密麻麻搭设的电线横三竖七地布在头顶上。临街而设着没有门面的小吃店,食物蒸腾起来的油烟弥漫在上空,再往里走几步就能看到刚刚打好的一口口地下井……
这里是清华大学西北侧的水磨社区。从清华大学往北走约300米,路东侧即可见到整个社区,南北约有300米长,东西长约200米。
水磨社区的房屋大多是二三层的小楼,社区里有两条南北向的小街,小街窄得连一辆汽车都无法通过。这个面积只有0.25平方公里的社区,常住的本地人口不到1000人,外来人口却有七八千人。大批在中关村(6.05, 0.00, 0.00%)以及周边的打工者和留京工作的大学生选择在这里租住。
社区里的老居民说,以前这里叫水磨村。上个世纪80年代,村子周围还有不少农田,当时这里只有百余户居民。到了200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北漂人口增多,村子里陆续盖满了各种小楼,楼房与楼房之间,往往间隔只有一两米。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挤住着一家人,在这里算不上新鲜事。由于楼体靠得很近,很多房屋连空调都没法安装。
目前,水磨社区正在闹水荒。临街的一个商店老板坦言,这儿的环境的确很差,平时用水就很难,二楼基本没水。说着,老板走到旁边的一个水池打开一个水龙头,一股细细的水流从水管里流了出来。“年轻人都去上班了,现在这个水还算大的”。
直走,右拐,再左拐,一直走到水磨社区最里面的一个巷子,年轻人却没看见几个。“现在他们都在外面上班,白天这里都没人咯。”一位姓关的房东阿姨在旁边提醒道。她对于外地人显得很友善,在她这里的租客有十来个,有的租了一年,有的半年,最长的租户已经住了4年。“您别看地儿,水也不方便,可这些外地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租金便宜,五六百块钱,还能住单间,对他们而言,已经能满足基本的生活了”。
在这个胡同里生活的年轻人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大学毕业在京漂着的,有公司的低薪职员,还有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务工者。在水磨社区和这些人聊天,感觉他们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居住状态,而是北京周边一种鲜活的生存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