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企业入驻院校入驻 全国服务热线:010-80788512

总站

 我的位置:首 页 > 就业指导 >  职业规划 >发布新职位

不了解职业,怎能规划?

2013-11-1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量:420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指出,要做好职业规划,除了要了解自我外,还要了解职业,然后进行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对职业的不了解是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共同难题。  强化职业导向意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学习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很少有人怀疑过这种观点。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只顾学习还行吗?  阿虹今年大四,即将毕业。在校期间,她年年拿奖学金,成绩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指出,要做好职业规划,除了要了解自我外,还要了解职业,然后进行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对职业的不了解是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共同难题。


  强化职业导向意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学习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很少有人怀疑过这种观点。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只顾学习还行吗?


  阿虹今年大四,即将毕业。在校期间,她年年拿奖学金,成绩在年级排前几名,可是最近她感到心烦意乱,因为以前只顾学习,从来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选择什么职业。她学的是理工科专业,她不喜欢从事技术工作,想转销售,但面试了几家单位都不行,她非常苦恼。


  像阿虹的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从小他们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要拿奖学金,要成为学生干部,要入团入党等等,但是应该怎样选择职业,毕业后怎样发展,从学校、家庭到社会都很少关心这些问题,导致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读了十几年书后终于要面对职业选择时常常手足无措,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逃避就业的情况,甚至有些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就业。


  在考研和出国问题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职业导向的情况。


  小兰今年大三,她不喜欢自己的机械专业,看到大家都在准备考研,她也决心考取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并打算研究生毕业后到银行工作。当问到她喜欢银行里的哪个职业时,她瞪大了双眼,半天回答不上来。因为她只喜欢到银行工作,至于做什么职位,她从来没考虑过。


  教育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学校办学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提高学校就业率。有的专家认为,“就业导向”固然是一大进步,而使用“职业导向”一词似乎更为贴切。因为就业具体要落实到职业上,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和认同,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拓宽职业信息渠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了解职业信息主要还是通过间接渠道,如互联网、大众传媒、就业指导课程以及相关讲座等等,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一般是大三后学校才统一安排,而且时间和次数都不够。在所有这些渠道中,互联网已成为许多大学生了解职业信息的主要方式。


  必须指出的是,网络上的职业信息是需要分析辨别的。一是信息过量,这使得大学生容易消化不良;二是信息失真,有些职业信息是为了宣传需要而发布的,有些则是声东击西,混淆视听,特别是那些非权威和非正规单位发布的职业信息,其真实性有待检验;三是信息过期,特别是网页上的信息,由于不及时更新,有不少已经与现实不符。


  针对以上情况,专家建议大学生不要坐等学校的统一安排,应学会利用直接渠道接触社会职业,以取得及时、真实的职业信息。要通过亲戚朋友或校友的关系主动联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单位,现场观摩感兴趣职业的真实情况,有条件的话可利用假期亲自参与到相关职业的工作实践中去。这是了解职业信息的最有效途径,而且还可以增加工作经验,结识业内人士,为以后的正式求职做好准备。


  专家还建议,要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要学会利用人才双选会和行业展览会来收集职业信息。大学生普遍认为参加招聘会是毕业生的事情,这种观念需要改变。通过人才双选会,大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招聘信息,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与招聘单位人员直接对话,感受就业竞争的激烈,调整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方向;通过行业展览会可以了解相关行业的一些信息,对同种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状况进行比较,譬如公司的规模、产品的特点、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文化等。


  除此以外,对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学生来说,生涯人物访谈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何谓生涯人物访谈?就是通过对同一行业中数位资深工作者的采访而获取职业信息的一种方法,这不但可以检验和印证以前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信息,而且可以了解到工作者的内心感受,建立个人关系。可以通过教师、家人、校友等的推荐找到这些被访谈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志愿去确定和主动联系他们,后者更适合那些准备投身高挑战性职业的大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职业信息的有效渠道,那么是否越多越好呢?


  阿强今年大四,他的志愿是当一名硬件工程师,在其简历上罗列了他林林总总的打工和兼职经历,包括促销员、餐厅服务员、家教等,唯独没有项目开发和科研实践方面的经历,用人单位一看,自然会觉得他在专业经验上有所欠缺。


  而宏涛则不同,他要应聘的是报业营销人员,在其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大量的销售和活动策划经历,而且还有较强的采编和写稿能力,求学期间曾在公开报刊上发表过文章。这些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对他的求职和今后职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专家提醒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围绕将来可能要从事的职业展开,要有一定的方向,不要遍地开花,也不要盲目追求经历和次数。一般说来,用人单位更关心的是你的经验和能力是否适合你要应聘的岗位,而不是你的兴趣有多广泛。


  注意自我与职业的适配度大学生是否了解了社会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就可以据此进行职业规划了呢?


  李彦是数学系大一新生,他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把精算师列为今后的职业目标,并为此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大学计划,让周围的同学称赞不已。但职业指导老师看过他的职业兴趣测评报告后,很认真地与他进行了沟通。原来,精算师要求的职业兴趣类型是常规型、研究型和现实型(CIR),而他是属于企业型、社会型和艺术型(ESA)的,他自己的本意也不希望长期与数字打交道,他只是看到精算师的有关报道,就觉得是个不错的职业,其实他真正的兴趣在金融、投资和管理方面。经过一番探索后,他调整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在这方面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其实,个人与职业的匹配除了职业兴趣类型以外,还有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此外,同一职业由于不同单位的性质、规模、文化、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因此,专家提醒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避免过度追捧某些“热门”职业,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该职业所在单位的真实情况,慎重考虑这些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对于那些没那么“热门”的职业,也不要随便放弃,毕竟,职业是本无贵贱之分的,适合的就好。


相关文章